生活在橫斷山脈的珍稀靈長類動物——滇金絲猴。鄧佳攝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陳妍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日前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中國國家公園體系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方案》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完成國家公園空間布局建設任務,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表示,中國國家公園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國之重器”。而《方案》的出臺,則被視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成果。
在空間布局上,國家公園候選區體現了3個“最”。
保護規模最大
規劃布局的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9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0.3%。全部建成后,中國國家公園保護面積的總規模將是世界最大的。
每一個國家公園候選區的遴選,都經歷了科學評估、分區篩選和對標確認的過程。
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云介紹了這個過程。首先,明確我國需要進行嚴格保護的自然生態空間。然后,根據相應規律,在全國劃分出4個生態大區39個自然生態地理區,將生態功能極為重要、生態系統極為脆弱、急需要保護的生態空間,規劃納入自然保護地體系進行系統保護。最后,按照國家公園設立規范提出的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管理可行性三大準入條件和9項認定指標,從各自然生態地理區中遴選出49個需要嚴格保護的自然生態空間作為國家公園候選區。
候選區緊密銜接以“三區四帶”為核心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涵蓋了國土生態安全屏障最關鍵的區域。
對此,北京朝陽永續全球環境研究所彭奎博士分析:“這種布局重點不在于候選區當下創建得‘好不好’,而在于‘要不要’保護。”在青藏高原布局的國家公園群,總面積約77萬平方公里,將系統、整體保護“地球第三極”;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布局的多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將對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保護生態類型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
國家公園候選區覆蓋了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自然生態系統,以及自然景觀、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等最富集區域,共涉及現有自然保護地700多個,10項世界自然遺產、兩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19處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這里分布著5000多種野生脊椎動物和2.9萬多種高等植物,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了眾多大尺度的生態廊道,也保護了國際候鳥遷飛、鯨豚類洄游、獸類跨境遷徙的關鍵區域。
“《方案》的出臺,體現了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自上而下的全局謀劃,彰顯‘國字號’特色。”彭奎表示,國家公園候選區的選擇考慮到了4個“最”,即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
惠及面最廣
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直接涉及28個省份,全社會將共同參與國家公園建設,56個民族共繪國家公園這一美麗畫卷。通過特許經營、志愿服務、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等形式吸納原住居民、社會公眾,直接加入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管理中,共享國家公園帶來的生態福祉。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明確了國家公園創建、設立以及候選區實行動態開放、考核評估、退出機制等要求。國家公園候選區開展創建后,經評估,確實無法達到設立要求的,不予設立。對未納入布局方案的保護關鍵區域,統籌國家生態戰略安全需要和管理可行性等因素,條件成熟時,經科學評估,可以按程序增補為國家公園候選區。
八方來音國家公園建設
如何讓原住居民獲益?
建設國家公園,不僅要實現生態保護與修復,也要重視促進社區發展。
那么,如何讓社區和原住居民從中獲益?
日前印發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指出,通過特許經營、志愿服務、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等形式吸納原住居民、社會公眾,直接加入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管理,共享國家公園帶來的生態福祉。
“要先解決原住居民的思想認識問題。”四川橫斷山杜鵑花保護研究中心項目官員凌琴分享了自己在保護地的見聞。有的居民以為,設立國家公園,會導致自己“這也不許干,那也不準做了”;也有的居民片面認為,外來助力者們都不足為信。在凌琴看來,在創建國家公園的過程中,要讓當地居民明白,這項建設對當地居民生活意味著什么、未來如何發展、居民如何參與。
同時,要重視人才缺口。凌琴介紹,在不少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人少事雜,往往要承擔森林防火、行政事務等工作,對于創新思路推進社區發展建設則力不從心,亟需借力外腦。然而,在大范圍的國家公園建設中,與巨大的人才需求相比,懂行且愿意扎根社區的從業者顯然還遠遠不夠。
北京朝陽永續全球環境研究所彭奎博士認為:“依靠聘用數量有限的巡護員、給予居民少量補貼等手段,并不能真正帶動社區和原住居民的發展。”要實現社區發展,就必須真正促進社區經濟形態的轉變,推動生態產業發展,讓居民從國家公園建設中獲益。
但這極為考驗建設者的智慧。在社區發展過程中,既要避免“重生態保護修復、輕社區發展”的偏廢,也要避免“掉進錢眼兒里”的走極端。
過去,一些自然稟賦優越的地方過度開發旅游業,把依山傍水而居的原住居民遷走,卻引入外來資本,在原址大興民宿、餐飲業,游客到此惟見商業氣息,不見原住風情;只有旅游消費,難覓生態文化。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劉金龍表示,未來,國家公園建設要避免重蹈此覆轍:“要注重保護國家公園所在地的社區文化。”他認為,我國的優勢在于,數千年來傳承的社區文化中,包含著許多人與自然相處的傳統文化。人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社區這些傳承已久的可持續生產生活方式發揚光大,并且讓當地社區居民成為建設的主人翁。
在劉金龍看來,在實現國家公園的社區發展中,我們既要學習國外方案,更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中國方案”。
記者 陳妍凌 編輯:盧永洪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