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日電(記者鄭鈞天、王優玲)從黑臭嚴重到水清岸綠,黃浦江和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城市的發展和治理成效。正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系列論壇上,國內外專家紛紛為上海積極推動“一江一河”城市精細化治理示范區建設點贊,認為此舉為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樣本。
“百年校園”華東政法大學融入蘇州河濱水綠地景觀提升工程,以專欄形式被收錄至《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2022年度報告》中。在這里,市民不僅可在蘇州河邊臨水漫步,也可以在臨近的公園樹林中休憩。“百年校園”,蘇州河華政段的“百年建筑”,“百年公園”中山公園里的“百年古樹”,為河濱市民游客提供通勤的20路“百年公交”,以及河畔的“百年道路”萬航渡路,“六個百年”在蘇州河長寧段完美融合,成為一個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外灘源、天安千樹、河濱大樓、上海郵政博物館等蘇州河沿岸建筑已成為吸引人們紛至沓來的打卡點。目前,上海正進一步串珠成鏈,點亮蘇州河“水上會客廳”。
近年來,上海加快調整江河岸線的功能布局,全面實施濱水公共空間的改造提升,先后實現了黃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線、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里岸線貫通,實現還水于民、還岸于民,昔日的“工業銹帶”逐步蛻變為今天水清、岸美、宜游的“生活秀帶”。
“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是上海城市精細化治理最大的實踐區之一。黃金水岸的貫通開放,問題在水里,關鍵在岸上。以蘇州河為例,貫通工程啟動之初,中心城區蘇州河兩岸未貫通岸線約15.3公里、存63處斷點。在“還河于民”的過程中,上海積極鼓勵沿線單位、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和共同建設,配合岸線騰讓,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因此,“一江一河”的貫通,從來不是一項單純的建設工程,更是一項社會治理工程。
人心通了,貫通工程就順利了。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碼頭搬遷、建設環衛設施、兩岸陸域整治和綠化建設……歷時20多年,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先后實施了四期工程,最終蘇州河兩岸不僅實現貫通和景觀提升,還實現了全流域水質提升,從“魚蝦絕代”到“人見人愛”。
上海市住建委一級巡視員朱劍豪介紹說,2018年至2020年三年間,上海對蘇州河沿岸約20.2平方公里濱水區開展了環境面貌綜合整治,清理、美化、亮化了沿岸78處樓宇立面、110處道路路段、33座跨河橋梁,確保了沿河空間整體品質的大幅提升。“通過蘇州河貫通提升工程,上海探索實施了全要素綜合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徑,為城市精細化治理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