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安徽亳州訊 為讓利辛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和環境更優美、發展更科學、人民生活更幸福,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職能作用,積極推進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健康發展。
完善守護“清水廊道”監督機制。緊盯“引江濟淮”“引江濟亳”利辛段工程實施,對流入西淝河、茨淮新河的支流水環境情況實行單月暗訪調研、雙月通報情況的監督機制。單月暗訪主要圍繞治理城鎮污染、農業農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業污染、船舶港口污染問題,對縣域內中小河流的“水面、河岸、排污口”等重點部位進行實地查看,列出問題清單,發出整改建議。雙月通報情況主要是在縣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由縣生態環境分局對明察暗訪發現的問題逐一告知相關鄉鎮,落實責任主體,實行限時辦結。對問題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鄉鎮,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進行約談,確保問題整改不走過場。守護“清水廊道”監督機制實施以來,已經暗訪通報30余條河流水環境情況,實地排查入河排污口、畜禽養殖場、生活污水、沿河垃圾、河面漂浮物、河道漁網等相關問題100余條,全部要求河道流域內的相關鄉鎮建立問題臺賬、認真整改銷號,全力保障茨淮新河、西淝河利辛段的水質長期保持在三類水標準以上。
常態化聽取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報告。每年都把全縣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列入常委會審議議題,圍繞城區大氣污染治理、砂石料場及碼頭整治、城鄉水污染治理、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城鄉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等情況開展8次專項調研,主任會議聽取縣檢察院關于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工作、縣人民法院關于審判破壞生態環境案件情況、縣監察委關于查辦生態環境領域瀆職失職情況等專項報告,支持縣監委、縣法院、縣檢察院對環境保護工作行使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在依法辦理西淝河流域養殖場污水直排河道等一些有影響的案件時,縣人大協調檢察機關與法院、生態環境分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等聯合執法,有力地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用法治力量推進全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執法檢查。配合省市人大開展“江淮環保世紀行”活動,對《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污水直排河道、生活垃圾亂到等問題提出40余條整改建議。組織開展中央和省市環保督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專題調研,圍繞農膜污染防治、農藥化肥科學使用、畜禽糞便無害化成立等問題進行現場詢問,推動解決了一些事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加大代表關于環境保護領域的建議督辦力度。圍繞推進“河長制”“林長制”實施,對代表提出的“城鄉黑臭水體整治”“加快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 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整治西淝河和茨淮新河沿岸碼頭”“砂石料場生態修復”“畜禽養殖場建設及污染防治”等12件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議案,實行主任會議成員領銜督辦和聯合縣政府督查室跟蹤督辦等方式,明確建議案的承辦和協辦單位,落實鄉鎮屬地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切實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努力做到找準問題、看到差距,盯住重點、精準發力,有力地推動全縣生態文明建設上水平提質量,讓綠色成為利辛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力。 (黃孟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