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作者:盤和林(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信息,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以2014年為100)為766.8,比上年增長28.4%。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持續集聚成長,經濟活力不斷釋放,創新驅動深入推進。其中,網絡經濟指數增長最快、表現尤為活躍。據測算,2022年網絡經濟指數達2739.0,比上年增長39.6%,其增速遠高于其他新動能產業。網絡經濟不僅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而且通過和實體經濟結合,能有效為實體經濟賦能,從而增強實體經濟創新力、提高實體經濟運行效率,最終推動經濟整體實現跨越式發展。
網絡經濟發展活躍受益于新型基礎設施的投入。基建投資促發展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特色,過去,“鐵公基”這類傳統基建項目不斷給中國經濟提供增量。為繼續以基建拉動內需,也為了改善網絡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政府基建及時調方向、補短板,以諸如東數西算、算網融合、5G網絡等為代表的新型基建逐漸取代傳統基建,成為拉動內需的主要引擎。和傳統基建不同,新型基建投資有效性強,對經濟新動能的撬動作用顯著。故而,數字、網絡基建改善了網絡經濟運行的環境,諸如大數據、云計算服務商、數據中心建設、ICT設備供應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等都將因此而獲益,為網絡經濟提供了增量。
網絡經濟發展活躍受益于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今年年初,我國組建國家數據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主導企業轉型,我國還發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2522”的整體框架。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實融合,數字化轉型成為傳統企業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對于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會產生兩個效果:一個是提質增效降本,能夠讓傳統企業效率更高,更好地服務客戶,另一個是借助網絡經濟的流量賦能,打通和拓展傳統企業的銷售渠道。另外,隨著數據要素重要性不斷提升,未來企業還能通過數據要素流轉和算法挖掘,從數據中獲取新的價值,從而實現多元化發展。諸如,南方電網就以電力數據和個人、企業征信結合,提升了數據應用價值。凡此種種,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為網絡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量,而網絡經濟也通過數實融合實現了流量變現。
網絡經濟發展活躍受益于平臺經濟的復蘇。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今年,經歷過規范的平臺企業大放異彩,對網絡經濟發展產生了錦上添花的效果。平臺經濟是高效的協作組織方式,相比于企業這種多層級的生產協同組織方式,平臺經濟更加扁平,有效減少了商品流通和服務的中間環節,讓產品和服務能夠更加直接地抵達用戶,降低用戶成本,實現了網絡規模效應。與此同時,平臺企業也積極創新,不斷地打破行業邊界。比如,過去的電商平臺主要起到對接供需雙方的作用,如今,電商延伸出了直播帶貨、內容電商、個性化推薦、AI推薦等多種創新的電商模式。不僅僅在C端(消費者、個人用戶端)以新模式、新業態來創新,也在B端(企業用戶、商家端)積極對接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以標準化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難題。
新業態、新模式的涌現助力網絡經濟。比如跨境電商的崛起,就很好地帶動了網絡經濟的爆發。我國已累計設立165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這不僅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也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除此之外,網絡經濟中其他新的創新內容也不斷涌現,前幾年的分布式金融,今年的大語言模型,都為網絡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增量。
由此可見,網絡經濟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高。對于網絡經濟,政策將繼續通過完善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法治規則的方式來為其發展保駕護航,可以預見,網絡經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中國經濟發展不斷注入強勁動能。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8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