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脾臟功能的認識與臨床研究
荊楚理工學院生物工程2023級 成亞泰
陽新易杏堂中醫研究所 成家泰
說起脾,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它在哪里,又有什么作用呢?據《難經·四十二難》,謂:“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所描述扁而長的形態,頗似解剖學的脾臟。明代李梴《醫學入門》載“脾扁似馬蹄,微著左脅”,對脾的形態、位置做了明確的補充。不難看出,古今對脾的大體解剖學認識上是比較一致的。
不同的是,中醫學所說的脾,并不是單一的脾臟,也包括小腸在內。如《難經集注》楊玄操注謂:“脾,俾也,在胃之下,俾助胃氣,主化水谷。”聯系脾的功能,并重申與胃的密切關系。至于“在胃之下”,似概指十二指腸和小腸,位置均在胃之下。亦可理解為胃主納在先、在上,脾主化水谷在后、在下。脾主運化的功能,也包括小腸的吸收,這是無疑義的。脾所包括的“散膏半斤”,系指胰腺。從組織形態來看,“散膏”與胰腺亦比較相似。當然,古代記載解剖器官的重量,只能從大體上去理解。而胰腺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多種酶的作用,參與水谷、營養物質的進一步消化,有利于運化。由此可見,中醫學中的脾與現代醫學的脾臟并不相同,現代醫學的脾是外周免疫器官,是單一的一個臟器,在人體中做一些免疫調節和吞噬衰老血細胞的工作。脾臟作為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
而中醫學的脾涵蓋整個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這個功能以“脾主運化水谷精微”作為基本的體現,脾的功能還包括化生氣血,升清布散津液,升提臟器防止臟器下垂,統血防止血液溢出脈外等等生理作用。但隨著近代醫學者和病理學者不斷研究發現,脾臟的功能作用確實如中醫所說那樣,就現代醫學而言,可以理解為脾具有調度統攝的作用。脾主運化,運就是運輸,不管是水還是谷物的營養,在體內都需要運輸,先要通過血管的運輸,血液的運輸動力來源與心臟的跳動,古代醫家將此類比為火生土,心是火,脾是土。在人體具有運輸作用的就是蛋白,而蛋白質主要是由肝臟合成,據現代醫學認為,白蛋白可以管理水液的運行,人體的水液、血液、組織液等液體總量基本不變,白蛋白起很關鍵的作用。沒有白蛋白對水的調控,水液就容易失去約束。沒有肝合成的蛋白質,脾土就很難搞運輸,肝是木,古代醫家將這個過程形容為土得木而達。對于中醫而言,健脾可以利濕利尿,我們可以看出脾對蛋白質具有調度作用。化即為消化,人的消化能力要好,在生理上,就是細胞加工營養的能力要強,細胞不停的消化,才需要源源不斷的運輸。消化是胃、腸道、胰腺等的作用,卻也離不開脾的幫助。在《素問·經脈別論》中關于“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的論述,對脾主運化的功能已比較明確、概括。
《素問·刺禁論》“脾為之使,胃為之市”和《靈樞·營氣》“谷入于胃,乃傳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等,對脾主運化的功能,論述尤為詳盡。《諸病源候論》所說“脾主磨”,脾既能進一步消化食物,又具有主要的功能——運,即指吸收功能。故自張景岳明確提出“脾司運化”以來,醫家多宗此意。“運化”的內容,包括精微與水濕。前者為主,后者為相應之輔。精微源于水谷——外界營養物質,輸布以滋養臟腑軀體經脈百骸。水濕包括過剩的水液和水谷不歸正化的濕濁(病理因素)。精微為生理所需,水濕常為致病的物質基礎。由此而論,“脾虛生濕”的“生”似可理解為病理過程,“濕”乃是病理產物。濕的形成,亦必然與脾的功能失調有關。濕留于中,則為脹滿,濕從下泄,則生濡泄或小溲不清;布散于外,則為浮腫。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干體力活的和大運動量的人,不但肌肉多,而且食欲好,消化也好。也是所說的脾主運化和脾主肌肉,也是中醫喜歡強調健脾胃的原因。也是現代醫學認為,運動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的原因。而脾胃虛弱的人,容易消化不良胃口不好,吃一點容易假飽,中醫稱之為脾虛,實際上就是運化能力差了。
人體自誕生后,就依賴脾不斷的運化飲食,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所以飲食不節,饑飽無度,情緒不暢最容易造成脾氣受損,脾氣虛弱后功能下降就發生了脾氣虛證,臨床研究發現,多數脾虛的人群僅表現輕度的胃部不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胃腸功能減弱的功能性病變,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淺表性胃炎,胃下垂等。脾虛日久就可能發生器質性病變,甚至影響其他臟腑而發生諸多病證或實質性損害。例如水腫,心悸,失眠,黃疸,小兒營養不良,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脾為后天之本,中醫有云:先天不足后天補,先天即為“腎”,而后天即為“脾胃”。五行中脾主土。生物的進化過程是,從水生進化到陸生,人們在出生以前同樣是在“水”里,而后降臨在這片土地上,這樣解釋水是先天(腎),土是后天(脾)也不為過。但后天補可不是說胡吃海喝,很多人飲食肥甘厚味吃得多,或者熬夜、壓力大,飲食不節制,體內積攢的垃圾多,也會影響到肺和皮膚。現代人的富貴病(三高)大多是吃出來的,“病從口入”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顯然要想脾胃好,不能貪食,還要注意休息。
引起脾虛的病因多為飲食不節,饑飽無度,情緒不暢,思慮過度導致脾胃功能受損,脾氣不足后出現的消化系統紊亂,食少納呆,腹脹便溏。進一步可發生脾氣陷,脾陽虛,脾虛濕重等。而脾虛日久,濕聚成痰,則形成痰濕證,會出現脾陽不足,形成陽虛,氣滯,血瘀,病機就更復雜,臨床上涉及到的疾病也較多。而脾虛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濕氣困脾。進入雨季,濕熱的環境會加重人的濕氣,這就是為什么說長夏要養脾,而濕氣”只是一種通俗說法,中醫一般叫“水濕”,或者“濕邪”,指的是身體各個部位水液代謝障礙形成的病理狀態。濕邪在肺,容易導致痰多,咳嗽;濕邪在脾胃,容易導致胃脹、腹脹、口臭、口苦、食欲不振、食物堵脹感、大便不爽(排便一次排不盡的感覺)、大便黏(粘馬桶)、大便稀、肥胖;濕邪在腎與膀胱(包括生殖功能),容易導致小便短澀、小便渾濁、女子帶下多;濕邪在四肢關節,容易導致表現為風濕關節痛、肌肉酸痛等。
而“濕邪”和脾虛是相互影響的,因為脾是運化水濕的,脾虛就意味著運化能力弱了,水濕就會在體內滯留,而且越積越多。相應的,濕氣重了,脾自然也虛了。無論是濕氣重了困脾,還是脾虛了濕氣重,都取決于我們人體及生態的環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常會聽到“脾氣還挺大”,那么我們都知道,發脾氣影響最大的是肝臟,這也是中醫所說的“怒傷肝”。
肝屬木,脾屬土,發怒生氣確實是肝在生氣,也就是木氣太過。這時候,雖然傷到的是“肝”,但其有余之氣,則會流竄到“土”那里,因為木克土,木的“所勝”就是土了。于是,發怒雖然是肝在生氣,我們把它說成“發脾氣”,其實指的就是“木有余而土受之”的情況。在現代醫學中,也會聽到“肝脾腫大”,而其腫大說明肝臟病已經犯脾臟了,早在《靈樞·本臟》曾有關于五臟形態病理方面的論述。其中提到“小則臟安”的有脾、肝和腎。如“脾小則臟安”。與此相應,又提到“脾高”、“脾下”均屬異常。尤其可貴的是,古代早就指出“脾脆”的危害。
“脆”則不堅,容易破裂。脾既能“裹血”,脾大者裹血必多。裹血過多,統攝失常,可致血瘀、血虛和出血等病變。在中醫里有這么一個說法—肝傳脾(木克土),就是說當肝臟有病,會大大影響到脾,故中醫在診治肝病時會健脾以實土(防肝傳脾),這也驗證了肝脾之間的相互關系。脾主升清,一方面是指脾可以將食物轉化的“精微物質”上輸于心肺,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為氣血,營養全身。
另一方面,脾主升提,以維持內臟的正確位置。如果脾的功能減弱了,容易導致臟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中藥有專門用于補氣升提的藥,如黃芪、升麻、補中益氣湯等。
在中醫的臨床上,還有“補脾益肺”之說,肺屬金,也就是五行中的“培土生金”;意思是說健脾對肺有很大好處。五行中又有“以土制水”,腎屬水,也就是說當腎臟有病的時候,可以“健脾補腎”。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醫學臨床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人只要脾胃功能好,那怕是得了病,疾病就還有轉機,哪怕是人體后期的恢復,都離不開營養的供給,而營養的供給取決于脾的健運與否。
相反的,若患者脾胃功能已喪失,那么維持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必然無法供給,結果顯而易見。當今疾病大多與脾有關,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高血壓,及多種疑難雜證都與脾有關,脾的吸收運化功能出了問題,首先就是現在的生活習慣有關,飲食過于豐富精美,加上含有抗生素,激素,添加劑等都是重要原因。現在急需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還更從源頭抓起,管控好食品安全,管理好飲食習慣。
其實不管是近代學者對脾臟的研究,還是歷代中醫對脾的論述,都是為了人類的健康事業。我們沒有必要爭個輸贏,對與錯,也僅僅是當時的認知有限,我們更應該在乎是人類的未來,阻撓人們前進的是私欲!而健康事業是需要務實且無私奉獻的,讓我們齊心協力為后代們建一個美好的未來吧!(成亞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