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是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的重要議題之一。
在9月5日舉行的服貿會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說,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已成為綠色經濟中的重要力量,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我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22萬億元,比10年前增長約372.3%,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1%,基本形成了領域齊全、鏈條延伸、結構優化、分工精細的產業體系。
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新時代的十年,既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也是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取得重要發展成效的十年。”趙英民說。
截至2022年底,我國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2.15億立方米/日,較2012年增長83.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109.2萬噸/日,比10年前增長144.8%……這些環境治理能力變化的背后,都離不開生態環保產業的支撐和保障。
“當前,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正處于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趙英民說,必須堅持創新引領,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力。接下來,我國還要加強環境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創新、產業模式創新的力度,提升生態環保產業競爭力,切實把生態環保產業的潛在市場轉化為現實需求;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科技自立自強,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儲備,關鍵技術攻關,積極發展協同治理、深度治理、全過程治理技術成果集成與示范,加快新一代材料技術、生物技術、信息化技術與生態環保產業融合,積極培育優秀中青年科技和產業人才。
趙英民表示,生態環境部將創新環境治理模式,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體系,規范環境治理市場,促進環保產業和環境服務業健康發展。
發展生態產品第四產業
在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提出,大力發展生態產品第四產業,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何為生態產品第四產業?王金南說,這是指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生態資源為核心要素,以生態系統過程為主要生態生產力,通過生態保護修復建設、市場交易、開發經營等方式,將生態產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產業集合。其產業體系包括生態產品保護、生產、加工、制造、流通、服務等環節形成的全部經濟活動。
“生態產品第四產業是通過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的重要產業。”王金南說。
當前,我國已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開展了省市縣等層面的生態產品第四產業試點。比如浙江省湖州市是第一個把生態產品第四產業寫入政府文件的城市,目前,湖州正在培育發展“資源富集、活躍有序、特色高效”的生態產品第四產業。
據統計,2017—2021年,湖州生態產品第四產業增加值(GDP4)從495.08億元增長到601.05億元,增長了21.4%,生態產品第四產業對GDP的貢獻率穩定在17%—19%,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湖州安吉縣的生態產品第四產業已初具規模,富民、惠民效益顯現出來。從2012年到2020年,安吉縣生產總值從253億元增加到582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萬元增加到4.2萬元,我們認為生態產品第四產業作出了很大貢獻。”王金南說。
李 禾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