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生化處理,廚余垃圾轉化為了渣、油、水
東光果蔬垃圾處置站
成都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如何讓廚余垃圾就地減量、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記者了解到,在大力推進廚余垃圾集中設置設施建設的同時,成都還強化就地處理設施建設和社會處理單位一起管理的共治模式,讓商業綜合體、酒店、機關、農貿市場都成為參與者。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設施4個、分布式就地處理設施34個,基本形成“集中規模化+分布小型化”處理模式。同時,積極探索多元化廚余垃圾處理方式,為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提供路徑選擇。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點位1:成都高新區管委會集中辦公區負一樓
90分鐘內分解為水、油、渣
“大胃王”每天消化廚余垃圾400公斤
“我們這套設備,模仿動物的胃,采用微生物水解技術,消化分解‘吃’進來的廚余垃圾。每天消化400公斤廚余垃圾,僅需一個半小時,就可把它們分解為水、油、渣。水直接從市政污水管網排出去,油能作為生物柴油、渣能作為肥料進行二次使用。”四川津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應汝興介紹道。
他所說的這套設備位于成都高新區管委會集中辦公區負一樓。為提高新技術應用水平,加快推進高新區廚余垃圾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在成都全市公共機構中率先引進這臺設備,實現了廚余垃圾就地一體化處置。
記者了解到,管委會辦公區食堂每天產生400公斤左右的廚余垃圾,全靠這套設備來消化處理。僅需一位工作人員,將廚余垃圾“喂”進設備的“肚子”里,再點擊屏幕上的相關功能鍵,它便開始工作了。
廚余垃圾在設備里將開啟一次分解之旅。通過固體分離、固體破碎、油水分離,餐廚垃圾就變成了氣、水、油、渣。據介紹,設備里加入微生物配方輔助生物酶,微生物載體能于24小時內有效把廚余垃圾分解,減量率大于95%。混入的無機物將形成少量殘渣定期排出。絕大部分廚余垃圾最終以生化性較好的液態形式經過水處理系統達標排放。微生物菌種可自我繁殖。“廢水達標后能直接從市政污水管網排出。廢油和廢渣都能變廢為寶。油成為生物柴油;通過生物降解,無害化處理,除味減量后產生的渣,又能作為肥料用于園林花卉種植。”在這套廚余垃圾處理系統運作下,僅需一個半小時,400公斤餐廚垃圾便被分解完畢了,實現了廚余垃圾的就近就地處理。
點位2:武侯區龍湖天街購物廣場負二樓
廚余垃圾就地減量處置
24小時內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
在武侯區龍湖天街購物廣場負二樓,有個占地10多平方米的神奇家伙,可以讓購物廣場的廚余垃圾來趟神奇的旅行:進去“轉”一圈,在24小時內即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入空氣中,我們最后看到的是液態的水,可以經過污水處理后,直排到污水管網。
晚上9點多,工作人員從龍湖天街的各個餐飲商家處收集廚余垃圾,一桶一桶倒入這個設備中。這個機器就會開始“吃”垃圾,秘訣就是里面的微生物菌種,“只要是有機物,微生物就可以仿照胃部消化功能,把有機物分解,將其變成分子,分別是二氧化碳和水。”負責運作這個設備的環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一般米飯4-5小時就可以分解,雞骨頭等小骨頭24小時可以分解,減量率為95%,“5%是廚余垃圾中一些非有機物質的雜物,需要進行清理。最后的副產物,是以環保水質通過污水管網排出。”
據介紹,這個機器里面的微生物全程在恒溫下(即35℃左右)繁殖,一年只需要添加一兩次即可。“因為是恒溫,比以前發酵產生肥料的技術,要節能三分之一。發酵技術需要高溫,大概120℃左右。”據介紹,這種設備由于投入成本相較發酵設備要低一些,比較適合在商業綜合體、大型酒店、景區等地運用。廚余垃圾的就地減量處置,比較受商場內的餐飲商家歡迎,“我們省去了搬運泔水桶的麻煩,而且垃圾處理更及時,后廚環境更好了,客戶也能享受到更優質的就餐環境。”龍湖天街一位餐飲商家表示。
點位3:錦江東光果蔬垃圾分類處置站
轉化為優質有機肥
果蔬垃圾實現就地減量90%以上
在錦江東光果蔬垃圾分類處置站,果蔬垃圾收集桶、上下升降臺、油水分離器、沉降罐、污水處理器……共同構成了一個果蔬垃圾的就地處理資源化集成系統。
在這里,工作人員首先將果蔬垃圾進行“破碎”處理,通過粉碎、壓榨、自動輸送等操作流程,再將產生的殘渣放入生化處理機,最后采用高溫好氧微生物降解等工藝進行處理,處理后產生10%-15%的產出物將用作有機肥的重要原料,可以與普通土壤以1∶10比例混合后,用作土壤改良劑使用,保持土壤肥力,實現垃圾無害化、資源化、可循環發展。據了解,這些降解物銷售給綠化苗圃企業,用于市政園林綠化使用。
記者了解到,東光片區農貿市場多且相對集中,對于集中處理果蔬垃圾具有較大需求。在華潤翡翠城農貿市場內,就有各類商戶200余家,每日產生果蔬垃圾約1噸。處置站果蔬垃圾就地處理資源化集成系統設備,垃圾處理進量最大為5噸,儲備量則達7噸。處置站果蔬、廚余垃圾處理量可覆蓋東光片區的所有農貿市場。此外,處置站還能夠集中處理翡翠城農貿市場周邊商戶產生的部分廚余垃圾。
“有效地解決果蔬垃圾資源利用問題,形成了可利用的優質有機肥,實現減量達90%以上。”據介紹,該機器在工作時會將垃圾中的水分提取并進行污水處理,達到環保排放標準后經排污管網進行安全排放,產生的廢氣也經處理達標后才排放出去。
記者了解到,成都因地制宜,根據大型食堂、農貿市場、沿街店鋪、商業綜合體等服務對象的不同特征,因地制宜推進廚余垃圾分布式處理。按照計劃,到2022年,在全市基本建立管理制度完備、工作機制健全、設施運轉高效、市場運營順暢的廚余垃圾分布式處理體系,新增廚余垃圾分布式處理能力520噸/日,全市形成“集中規模化+分布小型化”廚余垃圾處理工作格局,廚余垃圾處理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本報記者 李霞 文/圖 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