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稱,20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 5000 多億元,在 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 287 個地市(含地級單位)2435 個縣(含縣級單位)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億多畝,完成造林面積占同期全國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造林總面積的 40.5%,工程區生態修復明顯加快,短時期內林草植被大幅度增加,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4個多百分點,生態狀況顯著改善。
白皮書顯示,20年來退耕還林還草為農民增收和精準扶貧作出獨特貢獻。工程建設過程中,在政策直補農戶的同時,各地通過機制創新和模式推廣,培育了優勢資源,發展了特色產業,有力推動了農民增收和精準脫貧。全國4100萬農戶參與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1.58億農民直接受益,截至2019年底退耕農戶戶均累計獲得國家補助資金9000多元,2007至2016年退耕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7%,比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高1.8個百分點。2016至2019年,全國共安排貧困地區退耕還林還草任務3923萬畝,占4年總任務的75.6%。
據監測,截至2017年底,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覆蓋率達31.2%,其中西部地區一部分縣超過50%,工程扶貧作用顯著,一些地區真正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白皮書指出,實施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都是一項偉大創舉,為增加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全球生態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已成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的標志性工程,成為人類修復生態系統、建設生態文明、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成功典范。
白皮書指出,目前工程建設還面臨著擴大退耕任務落地困難,補助、補償政策有待完善,鞏固成果長效機制仍需健全等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將緊扣《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等國家戰略,統籌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堅持應退盡退,穩步擴大規模,全面提升效益,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了解,全書約1.6萬字,分為啟動背景、發展歷程、政策法規、實施管理、建設成效和未來展望六個部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20年來中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的全貌。
遼寧省北票市長皋鄉小四家子村(2009年)
遼寧省北票市長皋鄉小四家子村(2014年)
廣西東蘭縣紅水河岸坡耕地(退耕還林前)
廣西東蘭縣紅水河岸坡耕地(退耕還林后)
河南省濟源市大峪鎮三岔河村(2009年)
河南省濟源市大峪鎮三岔河村(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