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5日,第49個世界環境日,在日壇公園,朝外居民迎來了專屬于自己的環保節日——“‘朝’流共享 文明加‘分’”首個朝外街道 “分”享日。
來自朝外家庭、物業、企業等的5位朝外環保文明代言人分享了自己參與垃圾分類的所為所悟,倡議讓垃圾分類成為地區新潮流。
此外,居民還通過環保達人秀、互動游戲等多種形式體驗垃圾分類,同享環保樂趣。
據悉,這樣的“分享日”活動將每月舉辦一次,深入朝外社區、商務樓宇、學校等,引導地區居民、白領、孩子等多個群體,分享垃圾分類的樂趣、意義,踐行環保文明。
為垃圾分類“代言”
居民倡導新時尚
首批亮相的環保文明代言人來自地區家庭、社區、物業和餐飲單位,就社區、家庭、就餐等不同的垃圾分類場景,發出倡議。
據悉,經過一個月的實踐,朝外發掘了各行各業中參與垃圾分類較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物,并在此次分享日中,推出首批代言人。
成榮物業經理孫志杰作為物業代表,參與倡議。他表示,自5月1日《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后,明確了物業的職責,也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置換垃圾桶、專人“盯桶”等措施,他們還開辟“云講座”,帶居民學習相關知識。“參與垃圾分類,守護小區環境,我們物業人要大有作為。” 孫志杰。
代言人之一、垃圾分類引導員劉士媛說,擔任引導員一個多月,逢人便念叨垃圾分類已成“職業習慣”。“從幾個到一群,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 劉士媛說,期盼自己早日“下崗”,“那時,垃圾分類就真的成為大家的習慣了。”
據悉,像劉士媛這樣垃圾分類志愿者在朝外已有415名。朝陽街道發動社區黨員、社工、志愿者、居民等群體,為每個社區配置包括樓門長、整理員、指導員、宣傳員、監督員在內的“一長四員”,從意識培養到日常實踐,從有序引導到有效監督,落實垃圾分類的各個環節。
記錄“分類”之變
萌娃帶家人21天打卡
一場“環保走秀”開啟“分”享之樂。
走秀的“模特”們平均年齡近七旬,與往常走秀,一水的華服不同,此次他們身著橙色的朝外志愿者服裝,手持各類卡通“垃圾”,款款走向“垃圾桶”,擺出相當專業的POSE,傳遞“分”類樂趣。
現場有觀眾持手機,拍下短視頻,傳到線上。“這樣的活動值得‘云’分享。”
朝外小記者團、來自白家莊小學的孩子們也參與“走秀”,分享了自制環保時裝及垃圾分類日記。
就讀于六年級的汪子渝分享了垃圾分類后家庭的變化。“我家的配置從‘一桶’變‘多桶’,我和家人也會比賽,看誰能分得快又準,誰能巧手變廢為寶。”
小記者們還現場收獲了“21天垃圾分類觀察本”,鼓勵他們通過觀察、思考,記錄身邊垃圾分類,見證地區環保文明的進程。
“我們希望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以孩子帶動家庭、親朋好友一同參與分類。”朝外街道城管辦負責人王利杰表示,類似的“日記本”還會陸續發到地區青少年手中,鼓勵更多孩子參與。
新“朝”計劃發布
地區居民月月“分”享
朝外街道在當天的活動中還官宣了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新“朝”計劃。
據悉,朝外將以“分”享日為主線,以家庭、社區、企業白領為主體,通過綠色積分兌換服務、樓門挑戰賽、綠色樓宇創建等形式,推動知曉率、參與率的全覆蓋,形成朝外人人“分”享,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