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黑土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保護并利用好黑土地意義重大。素有“九山半水半平川”之稱的穆棱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行政區域面積6187平方公里,屬于低山丘陵土石山區。如今穆棱市山巒重疊,森林蒼郁,但曾經這里卻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溝壑縱橫,主要以坡耕地中的發展溝為主,水土流失面積達244萬畝,是黑龍江省水土流失重點縣市之一。
20世紀80年代,穆棱市已經開始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由于溝蝕、水沖砂壓和河岸重力侵蝕,每年減少很多耕地,對老百姓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是水保工作的初衷。”由于工作認識及經驗的不足,水保工作的開展一開始并不順利,改坡地為梯地,等高耕作,但效果不明顯,工作進展緩慢。后續,隨著設點專項治理,從下城子仁里小流域治理、站北溝小流域治理,到盤道溝小流域治理、西崴子小流域治理,水保工作初見成效。從一道道坡式梯田、地梗,再到壓谷坊、截水溝、魚鱗坑,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與農業耕作措施相結合的治理技術,穆棱市水保工作人員通過不斷地摸索,逐步搭建起完整的防護體系,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穆棱獨特的“治坡治溝”道路,從而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從傳統的小流域治理再到典型的坡耕地治理,穆棱市采取向上爭取、縣級自籌等多種途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長效投入機制,確保治理持續發力,把全市生態治理工作推向了一個新階段。特別是連續十七年組織市直黨委、中省直單位開展的全民水保大會戰,成為了穆棱市水土治理領域的一大名片,形成了“水保參謀,政府決策,全民參戰,共建生態”的水土保持工作新格局。
堅持技術標準,是穆棱市探索治理措施的新路徑。穆棱市耕地多沿山開墾,坡度較大,降水集中。穆棱市曾嘗試采用單梗植物帶防治技術,但沿坡向凹形地貌容易在暴雨時形成匯水,形成新的侵蝕溝,且土層薄,不適合修筑梯田,未能達到防治效果。在多年治理經驗中,穆棱市探索出了一項適合穆棱市坡耕地治理且行之有效的新措施—復式地埂。復式地埂技術,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農業耕作措施于一身,采用雙梗帶輔以地梗植物帶構架防治體系,暴雨季節時能將等高壟難以攔蓄的地表徑流經植物帶后分段流入排水溝。這項技術將坡面與侵蝕溝道治理有機結合,實現溝坡一體化水土保持治理,在2018年被授予大禹獎三等獎。目前,水土保持復式地梗技術在穆棱市應用面積已超過50%,具有非常好的保水保土、農業、經濟效益,可以說,該技術破解了東北黑土區陡坡水土流失治理的技術難題,開創了低山丘陵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的新篇章。
“穆棱市處于東北黑土區的低山丘陵區,耕地大多分布在坡度較陡的坡地,侵蝕溝對于耕地的破壞很嚴重,一下雨,黑土就容易被沖走,耕地的質量和數量都受到嚴重影響。”從傳統的小流域治理再到坡耕地治理,再到侵蝕溝治理,由坡到溝的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情況得到有效緩解。截至2019年底,穆棱市已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52.2萬畝,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積的66.2%,生態環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2022年,《黑龍江省侵蝕溝治理專項行動方案》以河湖長6號令正式印發,對于侵蝕溝專項治理工程,穆棱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其納入河長制工作考核中,組建侵蝕溝治理工作專班,專項推進,集中攻堅;同時,市河長辦印發了《穆棱市侵蝕溝治理專項行動方案》,保證工作的穩步推進,已完成當年的144條侵蝕溝治理任務。2023年治理大中型侵蝕溝92條,任務也圓滿完成。穆棱市的侵蝕溝治理工程按照“一溝一設計”的原則進行設計,主要通過工程措施與林草措施的有機結合,從溝頭布設格賓石籠跌水或雷諾護墊溝頭防護措施,到溝底和兩側溝頂營造防護林,建立了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防御體系,減少了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切割情況,有效地控制了侵蝕溝發展對農村居住安全和交通安全的威脅,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高,整體性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水土保持工作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是從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統籌社會效益“三個效益”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因地制宜”的水保工程,有效遏制侵蝕溝擴張和下切,提高耕地蓄水保土能力,改善我市農業基礎生產條件,促進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2024年,穆棱市深刻認識到保護和提升黑土耕地治理的重要性,不斷創新侵蝕溝治理方法,科學謀劃和安排后續的侵蝕溝治理工作,不斷提升侵蝕溝治理建設和管理水平,保障侵蝕溝治理取得切實成效。在統籌推進侵蝕溝治理工作的同時,繼續總結穆棱“高坡度地區”特色工程建設經驗,保護好穆棱黑土資源,從而實現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朱善永 嚴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