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生經濟網訊 扎實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奮力譜寫擁軍優屬新篇章,是成都市金牛區鳳凰山街道一直踐行的目標。鳳凰山街道轄區現有常駐部隊12支,近年來,街道針對駐軍集中、轄區現役軍人家屬居民多的特點,充分發揮黨、政、軍的職能優勢,扎實推動街道雙擁工作,不但取得了突出成效,獲得了全國示范型退役軍人服務站、成都市退役軍人戰旗紅志愿隊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在軍地共建上更是亮點多多,奏響了雙擁工作的華彩樂章。
堅持互動融合 營造雙擁工作新氛圍
擁軍愛民必須從辦實事開始。長期以來,鳳凰山街道就一貫堅持以軍地需求為導向,實事擁軍。早在2016年,就專門設立了為部隊片區服務的鳳翔社區常態化開展軍地工作,并與轄區12支部隊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定期開展雙擁座談會。截至目前,已累計走訪慰問轄區部隊、轄區現役家屬、退役軍人、抗美援朝老兵、無軍籍退休職工、干休所離退休老干部、優撫人員、烈屬等2200余人次,開展軍民共建活動795場,培育黨員、軍嫂、退役軍人、應急等志愿者隊伍及其他自組織文體隊伍13支,營造出“軍民魚水情”雙擁共建的良好氛圍。
為了推進軍地互動,街道還創新打造了“7+N”雙擁文化街區。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500余萬元,新建排污管網4.2千米;打造部隊片區“美麗陽臺”“微更新項目”“微幸福院落”16個;修建兩條“擁軍路”;開通兩條“擁軍公交專線”,安裝路燈70套,解決了駐軍營區外“土路變油路”“有路無燈”等問題。
為了狠抓軍地融合,街道更是聚焦轄區部隊“急難愁盼”問題,并想方設法化解。由此,街道加強凈化水質,解決了部隊“吃水難”;協助部隊片區幼兒入學入托200余名,解決了入學難;協調解決部隊及周邊家屬“如廁難”問題。街道大膽使用轉業干部31人,退役軍人進入社區“兩委”4人,協調解決軍屬就業23人,解決了就業難。
堅持擁政愛民 促進雙擁工作做出實效
擁政愛民重在落實講求實效,鳳凰山街道與駐地部隊一起共譜雙擁贊歌。
在疫情防控上,實現了軍地聯動有協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街道向轄區部隊捐贈口罩、消毒防疫物資4000余份,專程聯系醫療隊進駐部隊開展現場核酸檢測 120余場次。駐區某部隊支持街道打通韋家碾二路便道230米,解決了6000余戶居民封閉式管理期間出行問題。
在經濟建設上,實現了軍地聯建有助力。街道聯動轄區空軍部隊拆除養殖場1.3萬平方米違建,促進“散亂污”治理攻堅,實現部隊向地方置換土地87畝;部隊支持街道航空限高解禁,力促“涵碧天下”等項目復工復產;多次與部隊溝通協調,開展搬遷協調會20余次,對轄區機場片區12支部隊28家企業9個家屬院落底數情況進行再摸底再細化,共摸底部隊及家屬院落房屋套數1500余套,土地房屋面積約12萬㎡,企業單位土地房屋面積約40萬㎡,助推片區規劃盡早落地,全力保障搬遷啟動順利進行;助力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發展建設。
在社區治理上,實現了軍地聯合有擔當。駐地部隊秉持光榮傳統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打頭陣,攜手整治內澇、搶險救災、應急處突等100余次,主動參加城鄉環境大整治、無償獻血、“學雷鋒”志愿行動,無償提供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用房,助力社區發展治理。
在大運賽事上,實現了軍地合力有保障。聯合轄區各駐地部隊、特警、武警、公安機關等,組成安保力量,建立安全防范體系,加強安全防范措施,進行了安全培訓、安全演練等,以確保大運會安全有序進行。堅持軍地共建 打造雙擁工作新亮點
近年來,鳳凰山街道在軍地共建上成效突出亮點紛呈,始終堅持軍地共建、共謀發展,并不斷創新,攜手共贏,開創了雙擁工作新局面。
堅持創建“四支”隊伍,做到有組織。街道組建了轄區退役軍人協會、“五老”志愿者隊、“戰旗紅”志愿服務隊、軍嫂“幫幫幫”聯盟等四支雙擁隊伍,先后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黨史學習教育120余場、搶險救災應急處突志愿服務40余次,有效盤活了轄區部隊特色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組織動力。
堅持搭建“兩個”平臺,做到有陣地。街道設立了“退役軍人服務站”“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兩個雙擁平臺,創建省級“退役軍人服務超市”示范點位,整合和拓展服務功能,提供精準服務,并常態化開展青少年國防教育學習體驗活動,暢通轄區軍民交流渠道,創新雙擁服務模式,全力做好雙擁文化示范街區建設工作。
堅持打造“三個”品牌,做到有特色。街道打造了“退伍不褪色”“情牽軍營·花開鳳凰”“我當一天兵”三個雙擁品牌。在每年春節、八一還會定期召開軍地雙擁座談會,鼓勵退役軍人定期組織開展就業創業沙龍、壩壩會、志愿服務等“退伍不褪色”特色活動,聯動轄區適齡軍官每年“八一”開展“情牽軍營·花開鳳凰”聯誼活動,組織全區青少年開展“我當一天兵”軍營體驗活動,全鏈條營造軍地共建、愛黨擁軍濃厚氛圍。
當前,鳳凰山街道正緊緊圍繞金牛區委“1520”總體發展思路,聚焦鳳凰未來新城建設,進一步豐富載體、深度融合、互利共贏,努力實現“黨建引領、政府搭臺、部隊融入、全民參與”的雙擁共建新格局,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鳳凰山軍地力量。(陳小平 蔡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