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測量銀河系恒星年齡,科學家有“兩把尺子”
測量銀河系中恒星的年齡,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銀河系的早期形成演化歷史。那么,人們是如何實現對銀河系中恒星年齡的測定的?
“銀河系中恒星年齡的確定,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一個基于經驗的不準確工作。”平勁松介紹,“直到2003年,天文學家才提出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即以一顆恒星的光球開始出現的時候作為它一生的起點。”恒星年齡的這一起點被稱為它的“出生線”,以“出生線”作為起點能較好地實現對恒星年齡的合理測度和把握。
在銀河系的恒星中,太陽是唯一通過測量得到基本年齡的恒星,結果約為46億年。其他恒星的年齡都是通過半基本方法與依賴模型假設的方法等獲得的。
“半基本方法包括核宇宙計年的辦法和運動學定年方法兩類。”平勁松說,“前者測量恒星光譜中鈾、釷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含量,對照半衰期反推年齡。后者假設一群比較密集的恒星起始出生線基本一致,依靠測量它們遠離起始點經歷的時間來確定其年齡。”依賴模型假設的方法,主要依賴恒星演化模型在恒星赫羅圖上標注出等年齡曲線,通過測量恒星的光度、有效溫度以及可能的化學成分等數據,得出一顆恒星大致的年齡。
“測量銀河系中恒星的年齡,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平勁松表示,“如果未來能在測量技術方法或原理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我們就能更好地精確測定銀河系中恒星的年齡。”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