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近年來已習慣對播客、拍客和博客的認知,而近期闖入人們生活的“創客”這一名稱,那真是既新鮮、又奪人眼球,其主要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內蒙古自治區級(剪紙第四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都葉梅和她的女兒叢藝林呼倫貝爾市級(剪紙第五代)非遺傳承人,共同用“靈心巧手+無限創意”不俗佳作,真情獻禮2024年教師節、中秋節和新中國成立75周年。
“三節”到來之際,記者專程趕赴距離扎蘭屯市區14公里的臥牛河鎮政府二樓“都葉梅民間剪紙傳習工作室”,實地了解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擁有“中華巧女、優秀民間剪紙藝術家、優秀鄉土人才”等稱號的都葉梅及她獲稱“中國傳統文化青年剪紙藝術之星”的女兒叢藝林,解讀剪紙的精彩人生!共鳴愛國的熾熱情懷,真情感受母女對剪紙的無限熱愛,深層感知她們把創意轉變為現實的脫俗與不凡!
走進鎮政府一至二層的樓梯處,首先映入人眼簾的就是隨著階梯的高度,而貼墻有序懸掛的一幅幅鑲框剪紙,洋溢著紅彤彤的熱情,詮釋著小剪紙的大魅力,散發著濃濃的藝術氣息!瞬間讓人一看便知:雙腳已踏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寶地了,心中頓生興奮之情。于是,加快了腳步來到都葉梅工作室:滿屋及的紅色、藍色及七彩顏色的剪紙作品,暖暖迸射著作者愛黨、愛國、愛家鄉、愛生活的滿腔深情!
都葉梅還是中國文化和旅游帶頭人,她的工作室也是內蒙古非遺傳承教育實踐基地、呼倫貝爾技能大師工作室、呼倫貝爾市巾幗脫貧示范基地、內蒙古自治區基層文化單位“十佳文化戶(大院)”、內蒙古自治區首批農村牧區文化示范戶、名家工作室等。其剪紙作品風格特點是具有時代特色,當地風土人情濃郁,剪紙素材來源于生活。農耕文化如二十四節氣剪紙活靈活現,傳統節日剪紙惟妙惟肖……
多年來,都葉梅、叢藝林母女二人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心剪制出大量紅色精神剪紙,弘揚愛國精神,傳播傳統文化、傳揚革命精神,致敬偉大中國。都葉梅參加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蒙古國博覽會、中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工作交流活動、內蒙古文博會、內蒙古五十六個民族非遺展;作品入選《中國民間名人錄》,在國內及新加坡展出,參加了“海內外書畫名家作品展”。
都葉梅獲得了“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名人五百佳、共和國杰出剪紙藝術家最高榮譽成就獎”等眾多美譽,其作品《百福圖、百壽圖》獲“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農家小院、放牛歸來》獲“首屆中華巧女手工藝品大獎賽”獎,《沁園春詩詞剪紙》被編入《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傳世名作》一書,全國婦聯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收藏《龍鑄奧運》,《福壽》獲國際書畫攝影大賽“金”獎,《盛世花開迎奧運》被評為倫敦奧運之旅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展金獎。
都葉梅工作室文創作品及衍生品有:彩色剪紙《十二生肖》、冰箱貼、絲巾、衛衣、包、車掛件、扇子、杯墊、書簽、鑰匙鏈等,現已產生可喜經濟效益。工作室每年培養學員300余人,多年累計培訓剪紙愛好者近十萬人次。她肩負著傳承與推廣重任,她與女兒還受邀定期走進呼倫貝爾大學、扎蘭屯職業學院、扎蘭屯市文化館剪紙傳習室及城鄉學校和幼兒園剪紙個性課、剪紙班,播撒剪紙技藝種子,傳承非遺文化精髓。
不僅如此,都葉梅工作室還積極帶動周邊閑暇婦女、兩癌婦女共同學習剪紙技藝,向學員免費發放剪紙所需材料進行學習創收,學員不僅無需承擔費用,還能裝裱出售所剪的合格作品,工作室每年銷售剪紙作品6000余幅。此舉不但增加了學員收入,而且還幫助其增強了自信、豐富了生活,更滿足了愛好、實現了價值,同時也增進了社會和諧,升溫了人間溫度。
值得一提的是:都葉梅工作室剪紙作品有幸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分賽區“特許經營商品”及饋贈賓客的“十四冬”伴手禮,既遠揚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及扎蘭屯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又以極為特殊的魅力形式獨樹一幟詮釋了“詩情未盡在蘇杭,幽絕札蘭天一方;深淺翠屏山四面,回環碧水柳千行”的北疆文化那道盛宴的甜蜜與魅力,醉人心脾,使人牢記,令人難忘!(徐曙光 于玲)